健康生活 你我同行
来源:承德市中心医院 作者:边树伟 

发布时间: 浏览:4807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更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今年4月是第34个爱国卫生月,今年的主题是“文明健康,绿色环保”。让我们一起“绿”动起来,树牢正确健康管理理念,主动学习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健康保健能力,为提升全社会文明健康水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绷紧疫情防控弦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们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弦,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减低疫情传播风险。

勤洗手: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的手与外界直接接触较多,极易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研究发现,每个人每只手上大约有150种细菌,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约有80万个细菌,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病毒、细菌可能会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每次揉搓20秒以上,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不方便洗手时,可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前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钱币等)后,接触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护理患者前后,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接触动物或动物粪便后等。

戴口罩:口罩可以阻挡含细菌或病毒的飞沫吸入体内,是减少呼吸道疾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使用口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2. 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3. 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4. 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5. 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6. 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

7. 建议家庭存留少量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备用。

勤通风:开窗通风换气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减低室内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浓度。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分餐制:“围桌而坐、举箸共食”是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这种习惯虽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为当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家用餐时,要做到不混用餐具,使用公筷公勺;在外就餐可自备餐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倡自助餐或分餐,这样能够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布健康公式:100%健康=15%遗传+10%社会因素+8%医疗+7%环境因素+60%生活方式。可见,在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是最可被控制且具有影响力的因素。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培养并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进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进展,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合理膳食,食物多样: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人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以上。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一半。推荐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但果汁不能代替水果。适当吃奶制品,每天摄入量相当于液态奶300克。经常吃豆制品,每天摄入量相当于大豆25克以上。适量吃坚果。

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少糖:目前,我国多数居民食盐、烹调油和脂肪摄入过多,这是导致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应当培养清淡饮食习惯,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烹调油不超过25克。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和超重、肥胖的风险,推荐每人每天摄入添加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生熟分开,肉类煮熟煮透:在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生熟食品要分开,如:切过生食品的刀不能直接切熟食品,盛放过生食品的容器不能直接盛放熟食品,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冰箱保存食物时,也要注意生熟分开,熟食品要加盖储存。肉类、蛋类、水产品要煮熟煮透再吃,剩饭菜应重新彻底加热再吃。碗筷等餐具应定期煮沸消毒。蔬菜、水果可能沾染致病菌、寄生虫卵、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生吃时一定要洗净。

戒烟:吸烟百害而无一利。烟草与燃烧后的烟气中所含各种化合物总数为5000多种,已经明确的且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苯并芘、放射性物质。其中尼古丁具有成瘾性,可损伤人体多个器官;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50倍,严重影响血液携带氧能力,可造成组织缺氧。而烟焦油、苯并芘、放射性物质均是严重的致癌物质。烟草的相关疾病包括肺癌、慢性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同时,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还可影响大脑发育、脑组织缺氧、脑血管损害等。因此吸烟者应积极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

限酒: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及某些癌症的危险。青少年、孕妇、备孕和哺乳期妇女应忌酒。正在服用可能与酒精产生作用的药物者、患有某些疾病(如甘油三酯血症、胰腺炎、肝脏疾病、冠心病等)及对酒精敏感的人都不应饮酒。血尿酸过高的人不宜大量喝啤酒,以减少痛风症发作的危险。

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或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3-5天。健康体重是指长期保持体重适宜的健康状态。目前常用的判断健康体重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的BMI范围是18.5-23.9。腰围是判断超重、肥胖的另一常用指标,成年人正常腰围男性不超过85cm、女性不超过80cm。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体重过高反映能量摄入相对过多或活动不足,易导致超重和肥胖,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体重过低一般反映能量摄入相对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等。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该合理控制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保持能量平衡和健康体重。

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能够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行为有目的性、有自律性,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可以通过向他人倾诉、寻求情感交流、拨打专业心理援助热线以及到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同时自我调节情绪和行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应采取乐观、开朗、豁达的态度,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调适对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保持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