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中国有近2000万人患有哮喘。研究表明,80%以上的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自己的疾病,这就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哮喘严重发作及肺部长期损害的风险。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教育、避免接触诱因和正确服用有效药物使哮喘得到良好控制,享受正常而美好的生活。
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呼吸道的这种炎症程度越重,空气吸入和呼出肺部就越困难。我们这里所指的炎症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而造成的组织损伤,而不是人们平时所说的感染引发的、需要抗生素治疗的炎症。
这种炎症的本质与感染无关。所以,对于大多数哮喘患者来说,无需用抗菌药物治疗或者只是在合并有呼吸系统感染时短时使用抗菌素。哮喘的气道炎症需要使用针对哮喘的非特异性抗炎药来治疗。
引起哮喘发作的原因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哮喘有非常明确的家族性,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有一组统计数字表明,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子女哮喘发病率可超过50%;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有哮喘,子女的发病率可降至20%;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患过哮喘,子女患哮喘的机会仅有6%左右。
其次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哮喘发病中也起到重要的促发作用。相关的诱发因素较多,包括吸入性变应原,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和各种非特异性吸入物质,如:二氧化硫、油漆、氨气等;感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或衣原体等引起的气道感染;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蟹、蛋类及奶等;此外,气候变化、运动、妊娠、药物及精神因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诱发因素。
哮喘的发病原因有些可以表面观察而知,但有些原因是隐蔽的,需医生和患者共同查找,特别是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应密切联系每次发作的情况,与医生探讨以利于诊疗。
咳嗽: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咳嗽明显,多为干咳,痰少,或少量白痰。
喘息:呼气时高音调的哨笛声。
气促:感到空气不够用,呼吸困难。
胸闷:感觉好像什么东西压在了胸上,喘不过气。
其他呼吸困难引起失眠: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等。
哮喘患者咳嗽、喘息、气促、胸闷、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可能全部存在或仅有部分症状。并非哮喘患者都会喘息、气促,部分病人只表现为咳嗽。这些症状间断出现,由环境中某些因素诱发。
一旦发生咳嗽、喘息、气促和胸闷等症状时,应该去医院呼吸科就诊,以及时明确诊断:
就诊过程中,要客观详细地告知医生关于病情和症状、个人和家庭成员健康情况,以及生活环境情况等。这些资料有助于帮助医生判断您是否患有哮喘。
哮喘的诊断需要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确诊哮喘的必要条件。医生通过肺功能检查,一方面可以明确哮喘诊断,另一方面可以据此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必要时还需进行过敏状态检测,有助于制定环境干预措施和确定变应原特异免疫治疗方案。
即使哮喘患者的病情已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但急性发作时仍然是致命的,因此我们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来救急救命。
哮喘患者突然出现咳嗽、喘息、胸闷或咳嗽症状加重,应考虑哮喘急性发作。首先应脱离各种诱发因素,这一点至关重要。其次,立即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必要时反复吸入,如果喘息、咳嗽等症状好转,可在家继续观察治疗。如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无缓解,可加入小剂量茶碱缓释片及吸入长期控制气道炎症药物,继续观察,必要时去医院就诊。如反应极差,出现如下症状提示病情危重:患者明显喘憋、呼吸困难伴出冷汗,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口唇指甲青紫,不能成句说话,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等,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哮喘的发作与环境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有大量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如尘螨、真菌、花粉等,因此,改善居住环境,尽量使变应原减少到最低程度,是防治哮喘发作的重要手段。哮喘患者家中不要养宠物,或使之远离居室;室内不要养鲜花,在花粉量最高季节要关严门窗,日间或午后最好留在房间,不要外出;卧室应力求简单,不要挂置绒毛饰品,不要铺地毯、放置布艺沙发等有利尘螨孳生的物品,并应避免潮湿,要多开门窗,保持气流通畅;床铺卧具应经常暴晒、拍打,对可以清洗的卧具如床罩、被套等要经常清洗,并用55℃以上甚至100℃热水烫洗以杀死螨虫。如经济条件许可,应2-5年更换一次卧具,新的床垫、枕头用不透气的塑料包裹;对居室所有部分都应定期吸尘,采用除螨吸尘器效果更好。居室清理应由非哮喘人进行,以免在清理过程中接触大量变应原引起哮喘发作。另外,哮喘患者本人不要吸烟,同时还要劝阻家庭成员、客人不在卧室内吸烟;避免在卧室内使用煤油炉或燃木取暖;避免接触各种刺激性气体,不要进入正在或刚刚粉刷、油漆、装修过的房间;避免使用多种香水或有刺激气味的化妆品、发胶、爽身粉等;烹调时打开窗户或使用油烟机,减少室内油烟。
目前哮喘不能根治,但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达到良好或完全的临床控制。哮喘治疗的目的是长期控制症状,使患者能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预防未来出现如肺气肿、肺心病以及因哮喘急性重度发作而危及生命的风险。
哮喘的治疗包括环境因素的控制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
一、环境因素的控制
部分患者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因素,使患者脱离并长期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二、药物治疗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多数病人是需要长期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控制药物的,而不是仅仅哮喘发作时应用止喘药物。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且每天使用的药物,以预防和减少哮喘发作。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首选的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许多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存在顾虑,尤其是考虑到激素的不良反应。其实,在哮喘的长期规范化治疗中,激素采用吸入给药的方式,其用量小,且作用于气道局部,可控制气道炎症,全身吸收少,副作用很小。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药物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缓解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其中包括速效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及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患者需随身携带,当哮喘发作时可迅速缓解症状。
专家提示:哮喘是一种慢性病,其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即使无症状,气道炎症仍然存在,所以需要长期治疗。治疗方案的制定、变更,药物的减量、停用,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决定,否则很可能导致前期治疗效果的丧失和疾病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