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职业与“士大夫”精神

发布时间: 浏览:8328

大夫本是先秦时期贵族的一个阶层,它和“士”是贵族中的最低两个阶层(士最低)。《周礼》记载:“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士大夫”是国家具体政策的执行者,往往是百姓能见得到、有名望的读书人。

宋徽宗时期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设置了“大夫、郎中”等官职,其中太医专称大夫。后来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人们就专称医生为“大夫”,直到今天仍沿用。而南方称中医为“郎中”。

担当——士大夫的核心精神。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就是士大夫精神。这种精神概括起来为“有学识、有操守、有作为、有担当、有抱负”。范仲淹、文天祥、谭嗣同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恭宽信敏惠”是孔子回答弟子“何为仁”时说出的“仁”的五个德目。

恭就是恭敬,对医者来说,就是对患者、对职业的敬畏和尊重。

宽可用“恕”释义,它是一种心胸,一种境界。孔子弟子子贡曾经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恕”字。将心比心可谓恕,换位思考可谓宽。

信,在这里笔者更愿意把它解释为“信实,不浮夸”。

敏,即勤敏,就是工作能力和态度方面,勤恳、聪敏。

惠,则是考虑他人利益,特别是指为患者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