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肌梗死 呵护生命健康
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周江 

发布时间: 浏览:3393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广大中老年患者健康主要的致命、致残“杀手”之一,发病年龄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为提高公众对心肌梗死严重性及防治重要性的认知,中国医师协会携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2014年设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11月20日为“心梗救治日”,倡导公众牢记两个“120”,即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120分钟。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脏肌肉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任何大小面积的心肌坏死。多数患者在发病时表现为急性胸痛、胸闷。大面积心肌梗死将诱发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代谢异常、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超重、早发家族史等。凡是各种能增加心肌耗氧量或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体力或精神因素都可能使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梗。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吸烟、大量饮酒、寒冷刺激、便秘等。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主要特点体现为:症状为持续性剧烈胸痛伴大汗;性质为压迫性、紧缩性、烧灼性疼痛;范围可以很广,包括从鼻尖到肚脐水平之间的任何部位。如:胸部正中、左肩、左臂内侧、后背部、颈部、咽部或下颌部、上腹部等。时间大于2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心梗症状早知道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至2天或1至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使用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的心绞痛。其主要表现为:

1、突发胸痛 

突然出现持续性胸痛,表现为“压榨感、濒死感”,有时又可表现为“烧灼样、酸痛、刺痛等”。胸口像被重物压迫,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有时疼痛会向牙齿、下颌、颈部、肩部、手臂(特别是左臂内侧,可放射至小指)、背部、上腹部放散,休息不能缓解。

特别是曾经出现过活动后胸痛、休息后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的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胸痛,更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2、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出现此类症状可能是肺部疾病、心血管类疾病,如果既往没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肺部疾病,近期无咳嗽、咳痰、发热等感冒症状,突然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

3、大汗

周身冷汗淋漓是一种常见的心肌梗死症状。即使不活动也会不由自主地出冷汗、四肢发凉,甚至可以湿透衣物。

4、心悸

心慌不安伴有烦躁、恐惧、焦虑,脉搏加快或不规则,特别是伴有虚弱、头晕和气短等症状时,可能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表现。

5、胃肠道症状

心脏下壁和后壁分布着较多的迷走神经,因迷走神经支配肠胃功能活动,所以这两个部位的心肌梗死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反酸、烧心、腹痛、排便感、腹泻等类似胃肠炎的症状。

6、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常可引发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可引发心源性休克,表现为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等。

急性心肌梗死还可表现为头痛、头晕、咳嗽、肢体瘫痪、意识丧失、抽搐、口唇皮肤发绀等不典型症状。

心梗救治“三道关”

第一道关: 是最关键的一关,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心梗症状,自己及家属应尽可能早期识别、早期正确处理。包括: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原地静坐或卧床休息,家属切勿搬动病人,因为静止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延缓心肌细胞因缺氧而坏死。立即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解开患者衣领,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误吸,顺畅的呼吸对心肌梗塞的患者尤为重要。

如既往有明确心绞痛病史伴有胸痛患者可将硝酸甘油1片舌下含服,口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可最大限度地起到抗栓塞作用;家中有氧气的要吸氧。如果患者无低血压、休克等表现,出现烦躁,可服用1至2片安定让病人镇静(如不能确定患者病情,建议不要轻易给患者服用药物)。如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停止,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二道关: 是指“120”急救中心接诊患者后迅速出动救护车,启动救治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将患者快速运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进行救治。

第三道关: 患者来到医院后,急诊科、心血管内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9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这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心肌梗死救治最重要的是抓住“黄金时间120分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血液供应中断,随着时间的延长,坏死的心肌越来越多,死亡率也越来越高。若能在发病后1小时内打通堵塞的血管,患者死亡率仅为1%;如果延迟到发病后6小时打通堵塞血管,则死亡率将会升高到6%以上。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通过溶栓、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等方式的再灌注治疗,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

 一般来说,在心梗发生后90分钟内接受再灌注治疗,并在120分钟内开通闭塞血管,绝大多数心肌可以免于坏死。但如果超过3个小时,就可能有50%的心肌坏死;超过6个小时,就可能有80%的心肌坏死。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支架治疗,先接受溶栓治疗也能将救治时间窗拉宽,根据溶栓情况进行转运介入治疗或溶栓后3至24小时内冠脉造影,也能取得较好效果。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黄金120分钟),每拖延一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因此有“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救命口诀”。

健康生活 预防心梗

1、清淡饮食 

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

2、防止便秘

为保证大便通畅,可适当增加新鲜果蔬和粗粮的摄入,多喝水,保持适量运动。

3、运动量力而行

建议选择快走、慢跑等相对温和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为宜。

4、保持心情舒畅

及时缓解不良情绪,心情紧张时可采取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等一系列动作,这样有助于放松身心。

5、提防晨起突发心梗

晨起后动作应当轻柔缓慢,高血压患者需谨遵医嘱,根据个体情况服用长效降压药,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6、注意保暖

季节变化,温度骤降,外出时应做好保暖工作,保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回到室内时也不要急着脱去衣帽,这样可以减少血压的波动。

急性胸痛症状背后“杀机四伏”,如果持续胸痛伴大汗超过20分钟,患急性心肌梗塞的几率可达90%以上,若不及时救治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当急性胸痛发作时,千万要杜绝“挺一挺就过去了”的想法,有些夜间发病的患者害怕影响家人休息,有的自己怀疑心脏病却要开车或步行到医院就诊,都有可能在途中发生不测,此时最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谨记“拨打120,黄金120分钟(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两个概念,医务人员会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服务,尽可能争取救治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承德市中心医院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优势,整合院内资源,于2017年7月成立“胸痛中心”并开始运行。通过多学科合作,优化诊疗流程,缩短确诊及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胸痛中心”成立至今,已成功抢救500余例危重急性胸痛患者,实现了“快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死亡、延长生命”的目标。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