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孤独症患儿 让“星星”不再孤单闪耀
来源:精神心理门诊 作者:王德佳 

发布时间: 浏览:2923

有一群孩子,像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他们像星星,漂亮神秘,却和这个世界隔着百万光年……从表面看来,这些孩子和同龄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却几乎不与别人交流,很多孩子两三岁却从未叫过爸爸妈妈;他们有些表情淡漠,有些目光游移,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得无动于衷;他们难以理解别人,也难以被别人理解,他们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就是孤独症患儿的常见表现。

2001年我国卫生部、公安部、中残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了全国0-6岁残疾儿童的抽样调查,涉及6个省市,发现精神残疾的患病率为0.101%;其中孤独症位居精神残疾儿童致残原因的首位。10个精神残疾的儿童中就有8个是孤独症。在确诊的精神残疾儿童中,根据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人数推算,我国约有0-6岁孤独症儿童10万。但是目前针对孤独症的专业治疗机构大多数位于一二线城市,并且收治能力有限,治疗费用昂贵。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旨在呼吁公众关注孤独症患儿,使更多的孤独症患儿受益,使星星闪耀的不再孤单。

了解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涉及到人际沟通障碍、语言发展障碍、行为和兴趣的异常等方面。其中缺乏社会性的人际沟通和反应能力被认为是孤独症主要特征和显著标志。典型意义上的孤独症,指的是在人际关系、语言交流以及行为兴趣方面的全面障碍,一般在三岁前发病。它是自闭症系列中最严重的一种。非典型意义上的孤独症起病年龄一般不典型,或是症状不典型,在某些领域中表现正常。因此,后者可以理解为较为轻度的孤独症。

部分心理学认为,家长的人格和不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是造成孩子孤独症的主要原因。这些家长是“冷漠”的,只给孩子提供食物,而不和孩子进行有情感的交流,这就导致了儿童在情感上远离父母,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所以那时候的医生把孤独症归属于儿童期分裂症。孤独症孩子的父母也被称作“冰箱型的父母”。

现代医学认为,孤独症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可能由多因素作用所致,即孤独症可能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1)早产、孕期出血、血液中毒、病毒感染等已经在25%的孤独症儿童中得到确认,但是这些孕期和分娩期的问题不是孤独症的主要原因。

(2)遗传影响。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病因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易感性基因只提示了孤独症的易感性,它并不是直接原因。

(3)脑部异常。50%的孤独症患者有脑电图异常。而且大脑的影像研究已经找到了脑部发育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也就是说找到了与孤独症有关的局部脑损伤。所以可以说孤独症是一种大脑发育障碍。

“星星”缘何孤单闪烁
(一)认知发展异常

认知发育的各方面严重不平衡。如患儿大多在对事物的抽象、理解、概念形成方面十分困难,却可能在记忆日历、复诵火车时刻表等机械性记忆方面,表现出非凡才能。

1、感知觉异常

感知发展不协调,感知速度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对外界的刺激感觉过敏或反应迟钝。如有的痛觉迟钝,受外伤后痛感不明显;有的触觉怪异,不愿去碰破土和水,却爱抚摸毛毯;有的听觉怪异,对震耳反馈的声音不在乎,但一听到某些声音时却迫不及待地塞往双耳,逃之夭夭;有的味觉特殊,偏好某几种食物,对另一些食物则表现出极度的厌恶。缺乏与人眼神接触,孤独症的患儿无法和父母或抚养者进行眼神接触,不能区分人脸,无法理解他人的面部表情。

2、注意发展异常

孤独症患儿经受不了较多、较强的外界刺激,有时对外界的刺激表现出漠不关心,有时面对多种刺激时,只能过度专注于其中的某一刺激,仅能对这一刺激作出反应。比较而言,孤独症儿童更倾向于对物的注意而不是人的注意。

3、记忆发展不平衡

一半以上的孤独症儿童机械记忆力较强,甚至有“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本事,但只是机械记忆,很难理解,刻板、模块化、训练时应注意其理解与记忆的结合应用。

4、思维发展缓慢

个体差异很大,总体说处于低水平,直观动作模仿为主,形象思维发展缓慢,抽象思维很难建立。

(二)社会交往障碍

大部分孤独症病儿婴幼儿期出现对人缺乏兴趣,母亲抱着喂奶时,他们不会将身体与母亲贴近,不会望着妈妈微笑,平常不注视父母的走动。6-7个月时还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不会像正常小儿一样发出伊呀学语声,只是哭叫或显得特别安静。有的病儿即使1-2岁发育正常或基本正常,但起病以后表现有饥饿、疼痛或不舒服时,不会跑到父母身边寻求食物安慰,或只是拉着父母的手去取东西,而不会以言语或姿势来表示。这种病儿往往对父母离开或返回无动于衷,即使父母站在身边也不会与之交往,更不会与父母对视,显得极其孤独。孤独症病儿也同样缺乏相互性社会交往,表现不与周围小朋友交往,更不可能建立友谊。

(三)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交流障碍在孤独症状中表现得较为显著,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孤独症病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

稍大的病儿可能会拉着大人的手走向他们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常显得表情漠然。

2、语言交流发育延迟或不发育。

病儿常常表现为语言发育较同龄儿晚,有些甚至不发育。报道说病儿约有一半保持缄默,仅以手势或其他形式表现需求。也有些病儿2-3岁前语言功能出现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3、语言的内容、形式异常。

孤独症病儿往往不会主动与别人交谈,不会维持或提出问题,或者只会反复纠缠同一话题,而对别人的反应毫不在意。刻板重复性语言及模仿性语言也较多见,谈话时常常只会重复对方的讲话,也会模仿电视、收音机说话。有些表现为自言自语或哼哼唧唧,自得其乐。孤独症病儿可能讲话怪声怪气或平平淡淡,没感情色彩。有的病儿对人称代词常错用,把“你”说成“我”,或把“我”说成“他”等。

(四)情感、意志及个性发展

1、情绪冷漠是孤独症儿童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他们经常避免与他人的眼神接触,表示出茫然和冷漠。不主动与他人接触,也不愿意和父母亲近。对新奇的事物,也缺乏应有的兴趣。孤独症儿童有时会表现出极不适宜的、异常的、激烈的情感反应。

2、兴趣狭窄和不寻常依恋行为。

孤独症病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尤其不会玩想象力的游戏,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有些病儿还对塑料袋、门锁、某些水果等产生依恋行为。病儿对有生命的东西产生依恋是很少见的。他们常对物体的非主要特性感兴趣,如喜欢反复摸光滑的地面等。

3、日常生活习惯不愿被改变。

孤独症病儿对环境常常固执地要求一成不变,一旦发生变化就会焦虑不安,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儿童都拒绝学习或从事一项新的活动。

4、自我刺激性行为。

孤独症儿童会无意地产生许多的行为方式。如摇头、龇牙咧嘴、搓手、摆手等自我刺激。除此以外,还有尖叫等其他类型的自我刺激行为。

5、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孤独症儿童适应性差,有明显的抗拒性行为,有的孤独症儿童伴有打人、抓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也有撕毁教科学、练习本、推翻桌椅板凳等破坏性行为。

(五)智能及其他特点

孤独症儿童的智能约有50%处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约25%为轻度低下水平,还有25%可保持正常。一般医院门诊所见的病儿多属于中度或重度,那些轻度或正常智力水平的病儿也许被认为只是脾气古怪,而不作为病态前往医院就诊。5%的孤独症儿童在音乐、数字、记忆等方面有特异性表现,被称为孤独症天才。


干预治疗要趁早

孤独症患者教育和治疗干预得越早越好,2-6岁为理想训练期。部分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改善,但是多数患儿如果不给予治疗,将无法适应生活和学习,成为终生残障。经过合理的教育和训练治疗,绝大多数儿童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当一部分孩子可能获得痊愈或能够基本适应环境,具备自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少数儿童甚至可能会成为成功人士。

对儿童孤独症要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治疗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动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主要方法有:应用行为分析法、结构化教学、个别作业系统、感觉统合训练、音乐治疗及教育训练等,同时可以辅以药物治疗。虽然目前没有针对孤独症特效的药物,但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控制刻板、重复动作,减少多动行为,改善孤僻和退缩症状,安定情绪,提高言语水平;一些中枢兴奋剂有助于改善多动和注意力短暂症状。但这些治疗都需要在精神科医生、康复治疗师或特殊教育机构老师指导下进行。

上一条 下一条